品名: 巴戟天 別名: 巴戟,巴吉天,戟天,巴戟肉,雞腸風,貓腸筋,兔兒腸 產新時間: 一月,二月,三月,十一月,十二月 產區分布: 廣東 品種特點: 易儲存,易變色走油,生長期3年以上,采挖(摘)加工費工時,家種主供,滋補,酒料 巴戟天功效與作用 《中華本草》 《中國藥典》 《*辭典》 《中華本草》 【名稱】巴戟天 【出處】出自《神農本草經》。 【拼音名】Bā Jǐ Tiān 【英文名】Ba Ji Tian, Bajitian, Indianmulberry (root), Medicinal indian mulberry, Medicinal Indianmulberry Root, Medicinal Indionmulberry Root, morinda (root), Morinda officinalis, Morinda Root, Morindae Radix, 【別名】巴戟、巴吉天、戟天、巴戟肉、雞腸風、貓腸筋、兔兒腸 【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br]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orinda officinalis How[br]采收和儲藏:栽種6-7年即可采收。在秋冬季采挖,挖出后,摘下肉質根,洗去泥沙,在陽光下曬至五六成干,用水棒輕輕打扁,再曬至全干即成。 【原形態】藤狀灌木。根肉質肥厚,圓柱形,不規則地斷續膨大,呈念珠狀。莖有細縱條棱,幼時被褐色粗毛。葉對生;葉柄長4-8mm,有褐色粗毛;葉片長橢圓形,長3-13cm,寬1.5-5cm,先端短漸尖,基部鈍或圓形,全緣,上面深綠色,嫩時常帶眥色,并有衡疏短粗毛;老時肖滑無毛,下面沿中脈上被短粗毛,葉緣有短睫毛,側脈6-7對;托葉膜質,鞘狀。花序頭狀,有花2-10朵,生于小枝的頂端或熱電廠成傘形花序;總花梗長3-10mm,被污黃色短粗毛;花萼倒圓錐狀,先端有不規則的齒裂;花冠白色,肉質,長可達7mm,花冠管的喉部收縮,內面密生短粗毛,多數3深裂,較少14裂;雄蕊與花裂片同數。生于花冠管的近基部,花絲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纖細,2深裂,藏于花冠內。核果近球形,直徑6-11mm,熟時紅色。小核內有種子4顆,近卵形或倒卵形,背部隆起,側面平坦,被白短柔毛。花期4-7月,果期。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山谷溪邊、山地疏林下或栽培。[br]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酒杯、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栽培】1.氣候土壤:喜溫暖的氣候,宜陽光充足,以排水良好、土質疏松、富含腐殖質多的砂質壤土或黃壤土為佳。[br]2.整地:廣東地區,于秋季先將山坡的灌木連根挖出,就地燒成草木灰,然后深翻土地約27-33cm。至翌春種植前再耕耙1次,并作成寬0.7-1m的梯田,按株距67cm,挖15cm深的穴,以備種植。廣西則于種植前將灌木進行疏伐,并去除枯枝,在林內局部墾地挖穴種植。[br]3.種植:3.1.扦插法:廣東地區于清明至谷雨間(廣西則在12月間)種植。選擇2-3年的粗壯藤莖,除去過嫩過老的部分,再剪成長約25cm的插穗。每枝插穗須有3-4個節(兩端并須有節)。扦插深度約15cm,每穴插2-3枝,插后覆以細土,踏實,澆水。此法5-10年才可收獲,所以廣東地區多于巴戟兩旁間種木薯、花生、生姜等作物。[br]3.2.根頭繁殖法:采挖巴戟時,利用原苗的根頭部(帶有殘根和部分藤莖)種植于整好的地上。此法4-5年即可收獲。[br]4.田間管理種植巴戟一般較粗放,管理多結合間種作物進行。每年松土、除草、培土1-2次,施肥1次,并須禁止放牧,防止牲畜為害。 【性狀】性狀鑒別 根扁圓柱形式圓柱形,略彎曲,長度不等,直徑1-2cm,表面灰黃色或灰黃棕色,有的微帶紫色,具縱皺及深陷的橫紋,有的呈縊縮狀或皮部橫向斷離而露出木部,形如雞腸。質堅韌,折斷面不平,皮部厚5-7mm,淡紫色,木部直徑2-4mm。氣微,味苦,略澀。[br]顯微鑒別:1.木栓層為數列,栓內層細胞有的含草酸鈣針晶束。中柱鞘部位石細胞斷續排列成環,石細胞長方形或類方形,切向直徑50-180μm,徑向直徑30-50μm。韌皮部較寬,近形成層處草酸鈣針晶較多。形成層環明顯。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偶2-3個成群,切身 直徑約至70μm;木纖維發達;偶有非木化木薄壁細胞;木射線寬1-2列細胞。[br]品質標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用冷浸法測定本品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海里少于50.5%。 【化學成分】根含蒽醌類成分:甲基異茜草素(rubiadin)、甲基異茜草素-1-甲醚(rubiadin-1-methyl ether),大黃素甲醚(physcion),2-羥基羥甲基蒽醌(2-hydroxy-3-hydrox-ymethylanthraquinone),1-羥基蒽醌(1-hydroxyanthraquinone),1-羥基-2-甲基蒽醌(1-hydroxy-2-methyl anthraquinone),1,6-二羥基-2,4-二甲氧基蒽醌(1,6-dihydroxy-2,4-dimethoxyan-thraquinone),1,6-二羥基-2-甲氧基蒽醌(1,6-dihydroxy-2-methoxyanthraquinone),2-甲基蒽醌(2-methylanthraqui-none),還含環烯醚萜成分;水晶蘭甙(monoTCMLIBopein),四乙酰車葉草甙(asperuloside teTCMLIBaacetate)。又含葡萄糖(glucose),甘露糖(manno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櫚酸(palmitic acid)。維生素(vitamin)C,十九烷(nonadecane),24-乙基膽甾醇(24-ethyl cholesterol)。根皮含鋅、錳、鐵、鉻等23種元素。 【作用】1.增加體重及抗疲勞作用:選用體重16-18g,雄性昆明種小白鼠,按體重配對分為4組,空白組每日用蒸餾水20ml/kg灌胃,給藥組灌胃巴戟天水煎劑20ml/kg,連續給藥ll天,實驗前各組加服藥1次。游泳試驗每次放入5只小鼠,實驗前稱重并按實際重量的5%負重。結果表明,巴戟天能顯著增加小鼠體重,延長持續游泳時間。[br]2.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用未成年小白鼠,按ACTH生物活性檢定法試驗,共享藥4天,結果表明,巴戟天溫浸劑65g/(kg.d),80g/(kg.d)口服及巴戟天50%乙醇提取物60g/(kg.d)口服,能使小鼠胸腺萎縮(P值分別為P<0.05,p<0.001,p<0.001),巴戟天溫浸劑10g/(kg.d)腹腔注射,胸腺萎縮亦非常顯著(P<0.001)。按喬智勝報道的方法,取出生2l天的昆明種小白鼠,雌雄兼用,按體重配對分血,陽性對照組每日每鼠以0.2%(g/ml)的維生素B4溶液0.6ml灌胃,用藥組分別給予巴戟天水煎劑,連續用藥10天,最后1次給藥后24小時稱取體重,尾尖取血,計數白細胞數,并處死動物,分取胸腺稱重,結果亦證明巴戟天具有抑制小鼠胸腺萎縮及增加其血中白細胞數的功能。[br]3.對附性器官的影響:巴戟天粗提取物給大鼠或小鼠口服連續14-15天,沒有同化作用(以體重、提肛肌或海綿球肌的重量或小鼠腎臟重量增加作為指標),也未表現有雄性素樣作用(以精囊重量增加作為指標)。[br]4.皮質酮分泌促進作用:使用體重約35g的ICR雄性小鼠,按Diamondstone方法測定血中皮質酮量,口服給予巴戟天水提取物(1g/kg),結果糖皮質激素酶標記酶肝AIP活性顯著上升,腹腔注射亦呈現較多的TAT(酪氨酸轉氨酶)活性,表明巴戟天提取物具有增加血中皮質酮含量的作用,其活性可能是由于下垂體一腎上腺皮質系統受到刺激作用所致。[br]5.降壓作用:同屬植物Morinda lucida的提取物對麻醉貓有顯著降壓作用,對不麻醉大鼠也有降壓作用,但維持時間短,并有一些安定與利尿作用。[br]6.抗炎作用:溫浸液50、60g/kg灌胃或10g/kg腹腔注射,對大鼠塑料環肉芽腫有抑制作用;溫浸液25、50g/Kg灌胃,不能延長去腎上腺幼年大鼠的存活時間;溫浸液350mg/kg灌胃,無增加去腎上腺饑餓小鼠肝糖原累積量的作用,表明巴戟天可能具有腎上腎皮質激素樣作用。 【毒性】巴戟天水煎液用藥濃度250g/kg體重時,未見動物死亡,對大腸桿菌SOS應答系統無明顯影響,提示巴戟天可能無誘變或致誘變的遺傳作用。 【炮制】1.巴戟天:揀去雜質,用熱水泡透后,趁熱抽去木心,切段,曬干。[br]2.炙巴戟:取甘草,搗碎,置鍋內加水煎湯,撈去甘草渣,加入揀凈的巴戟天,煮至松軟能抽出木心時(此時余湯不宜多),取出,趁熱抽去木心,曬干。(每巴戟天100斤,用甘草6斤4兩)3.鹽巴戟:取揀凈的巴戟天,用鹽水拌勻,入籠蒸透,抽去木心,曬干。(每巴戟天100斤,用鹽2斤,加適量開水化開澄清)4.使用巴戟天時,須用拘杞子湯浸一宿,至稍軟漉出,再用酒浸一伏,再漉出,用菊花一同熬至焦黃,除去菊花,用布拭干用。[br]5.用酒浸一宿,銼焙入藥,如急用,只用溫水浸軟抽去木心用。 【性味】辛甘;溫 【歸經】肝;腎經 【功效】補腎助陽;強筋壯骨;祛風除濕。主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宮冷不孕;風寒濕痹;腰膝酸軟;風濕肢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亦可浸酒或熬膏。 【注意】陰虛火旺者忌服。 【附方】贊育丹《景岳全書》:補腎壯陽。毓麟丸《經驗方》: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蓯蓉補虛益氣方《備急千金方》:五臟虛勞;金剛丸《張氏醫通》:腎虛腎痿 【各家論述】1.《本草經疏》:巴戟天,主大風邪氣,及頭面游風者,風力陽邪,勢多走上,《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巴戟天性能補助元陽,而兼散邪,況真元得補,邪安所留,此所以愈大風邪氣也。主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者,是脾、腎二經得所養,而諸虛自愈矣。其能療少腹及陰中引痛,下氣,并補五勞,益精,利男子者,五臟之勞,腎為之主,下氣則火降,火降則水升,陰陽互宅,精神內守,故主腎氣滋長,元陽益盛,諸虛為病者,不求其退而退矣。[br]2.《本草匯》:巴戟天,為腎經血分之藥,蓋補助元陽則胃氣滋長,諸虛自退,其功可居萆薢、石斛之上。但其性多熱,同黃柏、知母則強陰,同蓯蓉、鎖陽則助陽,貴乎用之之人用熱遠熱,用寒遠寒耳。[br]3.《本草新編》:夫命門火衰,則脾胃寒虛,即不能大進飲食,用附子、肉桂以溫命門,未免過于太熱,何如用巴戟天之甘溫,補其火而又不爍其水之為妙耶?或問巴戟天近人止用于丸散之中,不識亦可用于湯劑中耶?曰:巴戟天正湯劑之妙藥,溫而不熱,健脾開胃,既益元陽,復填陰水,真接續之利器,有近效而又有速功。[br]4.《本草求真》:巴戟天,據書稱為補腎要劑,能治五癆七傷,強陰益精,以其體潤故耳。然氣味辛溫,又能祛風除濕,故凡腰膝疼痛,風氣腳氣水腫等癥,服之更為有益。觀守真地黃飲子,用此以治風邪,義實基此,未可專作補陰論也。[br]5.《本經》:主大風邪氣,陰痿不起,強筋骨,安五臟,補中增志益氣。[br]6.《別錄》:療頭面游風,小腹及陰中相引痛,下氣,補五勞,益精。[br]7.《藥性論》:治男子夢交泄精,強陰,除頭面中風,主下氣,大風血癩。[br]8.《日華子本草》:安五臟,定心氣,除一切風。療水腫。[br]9.《綱目》:治腳氣,去風疾,補血海。[br]10.《本草求原》:化痰,治嗽喘,眩暈,泄瀉,食少。[br]1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補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濕,治腎虛腰腳無力,痿痹癱瘓,風濕骨痛,神經衰弱,陽萎遺精,早泄,失眠;婦女不育。 【摘錄出處】《中華本草》 《中國藥典》 【名稱】巴戟天 【拼音名】Bā Jǐ Tiān 【英文名】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 【別名】雞腸風、雞眼藤、黑藤鉆、兔仔腸、三角藤、糠藤 【來源】本品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釆挖,洗凈,除去須根,曬至六七成干,輕輕捶扁,曬干。 【性狀】本品為扁圓柱形,略彎曲,長短不等,直徑0.5~2cm。表面灰黃色或暗灰色,具縱紋和橫裂紋,有的皮部橫向斷離露出木部;質韌,斷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與木部剝離;木部堅硬,黃棕色或黃白色,直徑1~5mm。氣微,味甘而微澀。\r\n\r\n本品呈扁圓柱形短段或不規則塊。表面灰黃色或暗灰色,具縱紋和橫裂紋。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氣微,味甘而微澀。\r\n本品呈扁圓柱形短段或不規則塊。表面灰黃色或暗灰色,具縱紋和橫裂紋。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氣微,味甘、咸而微澀。\r\n本品呈扁圓柱形短段或不規則塊。表面灰黃色或暗灰色,具縱紋和橫裂紋。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氣微,味甘而微澀。 【鑒別】(1)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細胞。栓內層外側石細胞單個或數個成群,斷續排列成環;薄壁細胞含有草酸鈣針晶束,切向排列。韌皮部寬廣,內側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束,軸向排列。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2~3個相聚,呈放射狀排列,直徑至105μm;木纖維較發達;木射線寬1~3列細胞;偶見非木化的木薄壁細胞群。粉末淡紫色或紫褐色。石細胞淡黃色,類圓形、類方形、類長方形、長條形或不規則形,有的一端尖,直徑21~96μm,壁厚至39μm,有的層紋明顯,紋孔和孔溝明顯,有的石細胞形大,壁稍厚。草酸鈣針晶多成束存在于薄壁細胞中,針晶長至184μm。具緣紋孔導管淡黃色,直徑至105μm,具緣紋孔細密。纖維管胞長梭形,具緣紋孔較大,紋孔口斜縫狀或相交成人字形、十字形。(2)取本品粉末2.5g,加乙醇25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巴戟天對照藥材2.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8:2: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r\n\r\n(除橫切面和顯微粉末外)\r\n(除橫切面和顯微粉末外)\r\n(除橫切面和顯微粉末外)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水(3:97)為流動相;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檢測。理論板數按耐斯糖峰計算應不低于2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耐斯糖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流動相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即得。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流動相50ml,稱定重量,沸水浴中加熱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流動相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放置,取上清液濾過,取續濾液,即得。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10μl、30μl,供試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用外標兩點法對數方程計算,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耐斯糖(C24H42O21)不得少于2.0%。飲片\r\n同藥材。巴戟肉 取凈巴戟天,照蒸法(通則0213)蒸透,趁熱除去木心,切段,干燥。\r\n同藥材。鹽巴戟天 取凈巴戟天,照鹽蒸法(通則0213)蒸透,趁熱除去木心,切段,干燥。\r\n同藥材。制巴戟天 取甘草,搗碎,加水煎湯,去渣,加入凈巴戟天拌勻,照煮法(通則0213)煮透,趁熱除去木心,切段,干燥。每100kg巴戟天,用甘草6kg。\r\n同藥材。 【炮制】巴戟天 除去雜質。 【性味】甘、辛,微溫。歸腎、肝經。 【歸經】歸腎、肝經。 【功效】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用于陽痿遺精,宮冷不孕,月經不調,少腹冷痛,風濕痹痛,筋骨痿軟。 【用法用量】3~10g。 【儲藏】置通風干燥處,防霉,防蛀。 【摘錄出處】《中國藥典》 |
網站地圖投稿手機版 京ICP備2021022687號 Powered by © 2001-2022 圓夢信息網